首页

冷柔女王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3 19:14:08 作者:广西龙胜山洪灾害:出动抢险救援人员300余人 周边群众全部转移 浏览量:56689

  中新网安徽东至1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华龙洞遗址是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的最重要的古人类遗址,是探讨人类演化、扩散及其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地点。

  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现代人)特征最多的中更新世古人类,也是东亚地区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

  华龙洞遗址是分析人类演化过程中现代人行为出现的最理想的地点,与人类伴生的石制品为探讨古人类的行为方式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

  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12月6日至8日于遗址所在地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举行,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徐星、陈发虎在内近百位中外古人类学研究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会,他们通过对华龙洞遗址实地考察和深入研讨以及圆桌会议交流,达成三方面学术共识。

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对于华龙洞遗址未来发掘研究工作,与会中外学界代表认为潜力巨大。他们表示,华龙洞遗址洞穴坍塌原因复杂,对洞穴的成因、倒塌原因及其年代还有待探索,建议加强多学科、多手段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华龙洞遗址及其周边地区,还有很大潜力发现更多的古人类化石及其生存线索,建议扩大发掘和考察范围。

  华龙洞遗址发掘研究项目领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员表示,华龙洞人属于一种从古老型人类向现代人过渡的古人类,其面部和下颌部已经开始向智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较高、头骨纤细化、出现了智人标志性特征——下巴的雏形。虽然还保留部分原始特征,但总体来讲,华龙洞人的面貌特征,已经同现代人接近。研究表明,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

华龙洞遗址1号地点,吴秀杰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古人类化石及相关遗存发掘研究情况。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吴秀杰在华龙洞遗址现场接受记者采访介绍说,2024年发掘出土11件古人类化石,其中包括1件保存完整的足部跖骨,这也是目前所知中国出土的唯一一件跖骨化石。她指出,由于华龙洞遗址洞穴坍塌,目前发掘工作只是在洞口及周边进行,通过科技手段探测,遗址洞穴内还有曲折、复杂的空间,洞内是否有更多古人类化石及相关遗存,值得期待和进一步探索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指出,30万年前的华龙洞人具有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混合性特征,尤其面部和牙齿已出现一系列现代人标志性特征。华龙洞人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东亚地区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在30万年前已经发生,这提供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的新证据,也进一步证明东亚中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的多样性。

华龙洞遗址1号地点,刘武研究员向记者介绍该遗址10多年发掘研究收获。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他透露,在华龙洞遗址目前发掘研究的1号地点周边地区,已发现2号、3号、4号、5号化石地点。华龙洞遗址还保存有丰富的含化石地层堆积,具有良好的未来工作前景。

  2024华龙洞遗址学术研讨会上,15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丹麦和日本的古人类学家与会,聚焦华龙洞遗址及中更新世人类演化,通过学术报告和研讨交流推动形成对华龙洞遗址创造多项古人类学之最的研究共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院士在会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华龙洞遗址出土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及相关遗存,为探讨东亚地区现代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研究材料,希望华龙洞遗址未来发掘研究,能为人类起源演化、迁徙扩散研究和现代人多地区起源学说,提供更多来自中国的证据。(完)

【编辑:田博川】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886名运动员包括36名奥运冠军

4月12日电 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咸宁市纪委监委消息,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共同书写沙中合作的美好篇章”

9月16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官微消息,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9月9日-9月15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

王沪宁会见苏里南总统单多吉

今年,辽宁秋粮播种面积继续保持在5300万亩以上。7月下旬以来,由于辽宁多地降雨偏多,部分地区低洼易涝及河流沿岸地块的作物生长受到一定影响。辽宁及时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支持受灾较重地区疏通沟渠、抢排积水、追施肥料、恢复生产。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将首设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专区

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自2022年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以来,特区政府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近24万宗获批,已有约16万名人才携家人抵港。优化措施有助进一步广纳香港发展所需人才,丰富本地人才库,提升香港竞逐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地位。

“3·15”市场监管在行动:晋享放心消费 激发消费活力

尧山实验室落户平顶山后,形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先进碳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尼龙新材料等特色研究方向,已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平顶山学院副院长、尧山实验室副主任米立伟17日向记者介绍,通过光储充一体化等项目的实施,该实验室在钠离子电池、气敏材料、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正在进行成果转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